无名文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无名文学 >

【无名文学】云 霞《散文二题》芦苇荡,飘起稻花香

时间:2018-07-31 14:17:39


  

     云霞就职于南皮县教师进修学校,1997年6月出生,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教育系,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已发表散文多篇。

  《散文二题》

芦苇荡,飘起稻花香

文/云霞

  一

  高高筑起的引水渠大堤,像一条长长的、蜿蜒凸起的巨龙,蛰伏在冀东平原的大地上。清亮甘甜的渠水,缓缓地流淌着,一直淌进宽广深邃的大浪淀。

  大堤两侧,村儿连着村儿,地挨着地。十几个村庄,上万亩的洼地,终年累月荒芜着。只有大片大片的芦苇,绿了变黄,黄了变枯,一年四季变换着不同的色彩,成为淀边村庄一道特殊的旗帜。

  “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不旱不涝收碱嘎巴。”周边村里的人都这么说。这片洼地里也不是没种过庄稼。天旱时庄稼不肯长,有点雨水又积水成塘,把个庄稼泡得半死不活不说,还特别难收。老田清晰地记得,早些年他家就在这地里种过玉米,雨水稍大点,洼地就成了大池塘,收玉米时就把个大笸箩往水里一放,人卷起裤腿,淌进水里,一边推簸箩,一边掰了玉米往里扔,甭提多费劲了。村里人没法跟这洼地斗气,都纷纷找了别的营生,这洼地也就彻底地成了荒地。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芦苇丛生,越来越多,越来越茂密,这儿就成了纯粹的芦苇荡。

  冬日的夕阳,挂在苍茫的天际,白杨树深褐色的树干树枝向上努力伸展着,没了叶子的遮盖,一个接一个的鸟巢在高高的枝丫上临空而卧,显得格外醒目。芦苇白了身子,白了头,一切都是往年的景象。只是引水渠里的水,在人们的不知不觉里大变了样。

  “好清亮的水哟!”七八个人站在引水渠的桥头上,一声接一声的感叹着。每年入冬,引水渠蓄水,黄河水滔滔而来,整个水渠黄荡荡的,那是黄河特有的黄,黄的深沉,黄的气魄。可这个冬天却变了样,一渠碧水,清澈秀丽,悠然舒缓的流淌着,犹如一个温婉的江南女子摇摆着婀娜的身姿。这是南水北调来的长江水,从清清的丹江口奔涌而出,穿越黄河,逶迤千里流到了北方,流进了老田居住的,这个土眉土眼、粗粝而干渴的小村庄。

  “尝出来没,这些天的水好喝了呢。”强子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又要有好多的鸟儿会随着长江水飞过来吧?”另一个人在旁边搭着腔。

  “嗯,也许这水里还有南来的鱼儿呢,那可是长江的鱼!”人们一脸的喜悦,兴致盎然地谈论着。

  水是万物的灵性。这一泓江水的到来,让整个村庄都变得活泛起来。老田在桥头上来回溜达着。浓浓的江南味道钻进他的身体里,充斥着他的每一根神经。他能感觉出引水渠水质的变化,正在悄悄地滋润着这儿干涸的小村庄,滋润着这儿的每一片土壤。有这么多的水,这片荒芜的土地可以种植水稻了!老田被自己忽然冒出来的念头吓了一跳。南方的水,南方的鸟儿能千里迢迢来到家门口,南方的水稻,也能来到这片土地上!老田为自己的神奇想法兴奋不已,一股强烈的,拓荒的劲头撞击着他的大脑,让他热血沸腾。

  二

  万物复苏的春天,人们忙忙碌碌如同往年一样,有的外出务工,有的在仅有的一点不洼的土地上播种玉米。老田一脸的神采奕奕,专门提了酒找到了邻村的亲戚。这亲戚走南闯北,听说前些年去南方种过水稻,有些这方面的经验,老田和亲戚边喝边絮叨想在荒洼里种水稻的事儿。

  “老田啊,你这不是瞎忽悠嘛!”亲戚一脸的惊讶和嘲笑。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亲戚对老田说,我就送你俩字吧,“瞎掰!”老田又羞又恼,一抬屁股,头也没回地直奔回家,一连几个月都没再去亲戚家串门。

  老田不甘心,串遍了附近的村子找合伙人。还是年轻人头脑灵活,三十出头的强子一听就来了劲儿:这是好事啊,算我一份!平时不善言辞,呆头呆耳的大刘更是出乎老田的意料。

  大刘他爸正和老田摇头说这事不行时,大刘在一旁插了嘴:“这有啥不行,那地闲着也是闲着,弄点水稻种子试试有什么不好?

  老田皱起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来,从来没觉得大刘这人还这么有主意。

  强子和大刘成了老田的合伙人,让老田顿感信心倍增,他暗下决心,一定种好水稻让那些笑话他的人瞧瞧。

  正是播种的大好时节,这儿从来没人种过水稻,方圆几十里都没有稻种。离得最近的种水稻的地方,是濒临渤海湾东南边上的一个县,老田想:能从那弄些水稻种子,而且找找当年种过水稻的先行者,请教种植的经验。

  “种子的事我办,去外面找门路的事交给我,没问题!”强子长年跑运输,觉得这点路途不叫个事。

  强子带了大刘,一路驱车赶到了种水稻的县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找到了亲自负责种水稻的人。可结果并不是他们想的那么简单。人家贵贱不卖种子,更别提什么借鉴经验了,完全一副保守的样子,生怕别人抢了他的营生,祖传秘方一样死守着,把热火冲天的他们拒之门外。

  整整跑了一天,没有任何收获,这第一炮打得强子和大刘一头雾水,灰头土脸。大刘有些气馁,嘟囔着说没想到会这么费劲。强子虽然也别扭,却一点也不灰心。他是在老田面前

  说了大话的,可不能就这么灰溜溜地站老田跟前去交差。

  回到家,强子开始上网查,找遍了方圆几百里、甚至上千里的水稻资料,心里暗想:就算稻种在天边,我也要把它找回来。

  强子又出发了,这次出去了几百里,辗转济南,东营黄河口湿地,终于寻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稻种,沉甸甸的种子装进车里,也装进了他们沉甸甸的希望。没有一个人播种过水稻,只知道水稻一定是种在水里的,他们圈起一洼地的积水,开始播种。天然的洼地,这洼

  一块,那凸一块,这水深,那水浅,有的凸的厉害,都不能积水,可又愁坏了这几个北方的大老爷们。

  这天,路边一个朴实的老妇人打田边经过,走到地里,“你们这样子种法可不行,这水得挡堰啊。”嘴里说着,拿过老田手里的铁锹,三下五除二,一会儿工夫,就把整块田地

  分割成了若干小块,两三米宽,三四米长的豆腐形状,每一块的周围都挡起了堰,每一块的田里都水汪汪的了。真利落!地里的人啧啧惊叹,原来这老妇人曾是个南方姑娘,远嫁到了这儿的,这水稻是她最熟悉不过的了。

  水汪汪的田地里,一株株嫩绿的秧苗慢慢探出了头,像一棵棵散开的小草,纤细而笔直。矮的还藏在水里,稍高点的便早早地钻出了水面,向这片天地展示出勃勃的生机。老田他们几个,不管多忙,都会抽时间到稻田里看看,就像新得了宝贝似的一日三看,都不觉得厌烦。经常看着日头西落,血染的夕阳倒映进水田,给幼小的秧苗披上一层闪亮亮的红衣衫,水面的殷红一点点退却,直到最后一抹余晖渐渐消失在夜幕中,老田才肯离开。

  地里的秧苗密密麻麻的越来越多了,只是有的地方密

  集,有的地方稀少,明显不均匀了,老田又打听来这得需要分秧,于是几个人挽起了裤腿,蹚进水里,弓着腰,撅着腚,平生第一次鼓捣起了这稻米的秧苗,秧苗少的地方补种点,多的地方去几株,这样一连弄了好几天,都一个个感觉腰酸背痛腿抽筋来,看看秧苗变得均匀的稻田,咬咬牙疼也值了!骄阳似火的夏天,人们只顾着躲避烈日的炙烤,老田却已经忘却了这份炎热,他只关心着稻田的水多了少了,稻谷拔没拔节,稻谷拔节了又开始期待着稻谷吐穗,稻谷吐了穗,又盼望着颗粒的饱满和壮实。稻谷的每一个生长环节都牵动着老田的心,一次又一次期待、担忧、喜悦,伴随着稻谷的一次次生长。

  三

  二零一六年十一月三日,这一天对于老田和他的合伙人来说,真是个极不寻常的日子。老田生活在大浪淀这片土地上,当了大半辈子的农民,收了几十年的玉米、小麦、大豆、高粱,这一天,他却在大浪淀的荒洼野地里,神采飞扬地收割起金灿灿的稻谷。

  深秋湛蓝高远的天空下,现代化履带式收割机轰隆隆的欢唱着,它也像老田一样,多少年来只收过熟悉的玉米小麦,还是头一次在北方这片土地上收割稻谷,新奇而又兴奋。稻田边上的人不知不觉多起来,有的是来往的过路人停住了脚步,还有的是村子里的老百姓也不知道从哪听了收稻谷的信儿,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儿都来到了稻田边上。“这是收的啥?”路人问。“稻子!”有人大声答道。“碾大米的水稻吗,咱这地方还能种水稻?”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满脸的疑惑和惊奇挂在脸上。水稻,在北方这个到处都是盐碱地的小村庄里,绝对是个稀罕物。这个地方一辈子都没见过水稻长什么样儿的人有多少啊?

  稻田里湿漉漉的,稻穗也是润泽的,一粒粒稻谷欢畅地钻进收割机的大箱子里时,全然没有小麦收割时的尘土飞扬,直到满箱的稻谷被机器高高扬起,又倾泻到晒谷场上丝毫都没有溅起什么灰尘杂屑,难怪江南的女子生的干净白嫩,大概也和这水里生的稻谷相关吧。老田蹲在被摊铺在地上晾晒的稻谷前,一手掐着烟头,一手抓捧起沉甸甸的稻米,脸上的笑容像朵灿烂得都过了劲儿的花儿,俩嘴角差点咧到了耳朵边上,就连那一道道岁月沧桑而成的褶子此时此刻也都舒展成一片片美丽的红霞,洋溢着天真的幸福和灿烂,他的心眼儿里甭提多美了。

  稻谷颗粒饱满地垂着头冲老田弯腰,老田笑眯眯地站在稻田里,指着壮实的稻穗,神奇活现地对强子说:“你们说说咱这是不是就算成功了?”强子乐呵呵地说,成功成功了。老田底气十足地说,过两天稻子全收完,我非得提着几斤大米给俺那亲戚瞅瞅,让他也看看咱是不是“瞎掰”!那一刻,老田都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而是个在村子里能干成一件大事的顶天立地的人物,就连他当年当包工头,领着村子里的几个人出门包工程挣大钱时。都没感觉这么体面和威风过,那派头,真叫个硬朗!

  稻米终于收粮入仓了,五十多岁的农民老田也学起了年轻人,开通了微信,微信的头像自然用了他最心爱的稻田,微信群里时不时有亲戚朋友冒出来说:老田,别忘了给俺留几斤大米,这自家地里的大米不漂白不抛光,纯天然又绿色的,可是个好东西呐。老田乐呵呵地说没问题,以后咱就天天吃自家产的大米了!冬天悄悄地降临了,老田的心思却早已飞向了来年的春天,飞向了那片更广阔的洼地里,在他的眼里,那里已经不再是成片成片荒芜着的芦苇荡,而是万亩黄灿灿的稻田,稻香飘溢,滋润着一个又一个淀边的村庄,孕育出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梦。


友情链接: 河北文艺网
主办单位: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