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桌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大圆桌 >

遥 想 1373

时间:2016-09-22 16:42:34


   1373

  郭学青

  

  庆云镇镇政府的门楼颇有特色,朱红的带铜钉的大门,高高的木门槛,灰色的大理石墙壁,琉璃瓦,飞檐,一切都像旧时的县衙。

  站在院内,才知这的确是旧时的县衙,建衙时间是公元1373年,明太祖洪武六年,距今642年。衙署大堂已然在文革中扒除,大概那时的红小将们没把议事用的略显简陋的二堂放在眼里,所以二堂留了下来。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硬山顶,小式造。除门窗外,堂内梁架、柱础,均保持明代风格。青砖依然坚实,糯米浆勾缝,历六百余年风霜,不碱不蛀。院落很大,干净,质朴,肃穆,没有多余的植被和人造景观,只有十几棵参天大树,让来人为之瞠目。那真叫大树啊,几十米高,几个人合围,有槐树、有梧桐,郁郁葱葱,独木成林,皆有上百年历史。其中一棵古槐,树冠有小半个足球场大,枝叶已经拖地。没人知道它种于何年何月,只有一个传说,据说是某任县太爷夫人亲手栽植,因夫人贤惠盛名,历任县官大人都令保存此树,才使一棵木本植物,躲过各种明火暗流、兵火燹灾,最终超越人的生命,成为一段鲜活的历史。这个大院落,空旷得全然没有现在尘世里的喧嚣拥挤,人只有置身巨大的空间和时间里,思想才会放射出去。它肯定已不是1373年的样子,但那年的风骨已经长在树干里,一路葳蕤六百余年的时光。

  

  庆云镇中学大院内还有一个封闭的院子,占地900平方米,这就是鼎建于公元1373年的文庙。大成殿内供孔子像(2002年重塑),坐北朝南,殿脊以翠瓦覆盖,两头砖雕龙头,顶挂鎏金瓦,四角飞檐,朱漆门窗。殿内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明柱12根,殿基1.6米高。殿前有东西厢房相对称,高台基、前出厦、硬山顶、布灰板瓦,有甬道相通。据说,此等规格已超过当时沧州城内的文庙,这说明在当时庆云的地位很可能是高于沧州的。

  隔着隔壁朗朗的读书声,孔夫子平和地微笑着,默不作声。大殿已经开始倾颓,屋顶和地上都长满了杂草,院内同样大树参天,一棵与大殿同龄的古柏悠悠地肃立着,树皮龟裂,新叶纷披,不由让人想起老祖父那张皱纹密布而又慈祥威严的脸。大成殿后侧有半棵古槐倾斜着身子依偎着殿墙,是守护还是依傍?这里有一个故事。崇祯17年3月19日,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思宗朱由检吊死煤山,明灭。3月28日,李自成派遣冯任为庆云知县,冯任到达庆云后拜谒孔庙。是日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无端端的,大殿后的老槐树,自折一枝,长丈余,大一围,此后逐渐枯萎。此树是庆云第一任知县杨思义建学宫(文庙)时所栽,它目睹了大明的兴衰,见证了大明的历史。清朝平定天下之后,国泰民安,老槐树居然枯木发芽,茂盛如初,成为当地奇谈。这棵树以一种并不舒服的姿势陪伴一宗文脉走过六百多年的岁月,荣枯间见证了朝代更迭、人心向背,其执着与忠烈叫人仰止。在它身边悄悄地走过,忍不住回头仰望,不期然遇上旁边教室里正在读书的孩子的目光,清澈、纯净,心中一凛,1373年的学宫里,也有这么一群求知的单纯的孩子吧?

  

  庆云镇西关村有一座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行宫,就是泰山行宫。也是建于公元1373年。这里怎么会有泰山行宫?相传姜太公保大周统一天下后,各大官员及眷属均封神位,泰山顶封让与碧霞元君,碧霞娘娘遂降旨,为西地长安到泰山每500里建一行宫,为其歇肩,故名曰泰山行宫。为旧志庆云八景之一,曰“西山暮笛”,群众中有“庆云阁、海丰塔、东光县的铁菩萨”之说,在百姓心中地位极其重要,每年三月初三日(泰山奶奶的生日),求财、求子、祈福的香客络绎不绝。

  泰山行宫筑有行宫门楼,底层为大拱孔门,顶层为殿宇式建筑,四角飞檐,柱廊环绕。门楼门楣处有国民党大将于学忠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题写的“庆云台”三字。廊檐四周悬挂铜铃,风过处,悦耳动听,所以行宫以前名为“铃铛阁”。佛殿为倒座式,内有13根明柱。主体正殿,进深五间,面阔三间,单檐四柱。建筑在1.2米高的台基之上,四周沿筑矮花墙。青砖筒瓦,花卉滴水,龙纹瓦当。大脊两侧各有一只吞脊大兽,蟠屈上弯,背负宝剑。东西山墙属硬山小式造风格,南北两侧各有一组镂空砖雕,均为神话人物,一组是"王母东巡",一组是"天女散花",造型玲珑独特。殿内正位供奉泰山奶奶、东侧眼光奶奶、西侧送子奶奶,殿后面观世音菩萨。大殿门楣匾额题写的“柴望遗风”颇让人费思量,查资料才知在泰山玉皇顶玉皇庙的神龛匾额上就题有“柴望遗风”,是指远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原来,这里与泰山遥相应和的。遗风浩荡,民心思安,这里寄托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建于1373年的建筑还有一处庆云监狱。当时受封建礼法的束缚,在全国也就有屈指可数的几处监狱,因庆云位居河北、山东的交界处,又是北京的门户,战略位置特殊,才于此修建了一座监狱。历年来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一直沿用到1965年。1965年,庆云县治南迁山东时,拆走了檩梁、门窗等,仅剩残垣断壁。

  五

  兴建于1373年的这些建筑群,成为目前环渤海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建筑群。庆云镇因此于2012年被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遥想1373年,那一年一定是个特殊的年份,这一系列的大动作绝不是孤立存在的。果然。

  历史上,自1373年(明洪武六年)至1417年(永乐十五年)44年间,明朝廷于山西洪洞大槐树处大规模向外移民,共18次,约60万人被迁往11省277县,至今移民后裔遍布神州。“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民谣在我国广大地区祖辈相传,妇孺皆知。1373年,设庆云县,辖内百姓绝大多数来自那次大移民。置县时,因境内有庆云乡,以此名县并移县治于此。庆云乡址原称李太仆家。东二里许,有一条土阜,蟠踞鬲津河中流,蜿蜒数里,形如卧龙,名卧龙冈。卧龙冈四面环水,冈上树繁草盛,其上空常被五彩祥云笼罩。史记天官书曰:“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困,是谓卿云。”卿云,古以为祥瑞之气。取其意,且“卿”通“庆”,故明太祖朱元璋赐名“庆云”。

  那一年,明朝名将徐达驻北平,防元军进攻;汪广洋罢去相职,令胡惟庸为右丞相;暂停科举制度,命有司察举贤才;修《祖训录》历六年终成;颁《大明律》;富民沈万三因富可敌国,斥巨资资助国家军队,朱元璋将其发配云南……

  此可谓世事难料,往事如烟。熙熙攘攘间,多少人和事都化作一缕青烟,或泯然无踪,或沦为笑谈。倒是不会说话的建筑和树木,几百年来泰然流转于人世沧桑。一砖一瓦、一个个年轮,忠诚地记录着经过它们身边的一幕幕悲喜。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年轻的镇党委书记说,他们要重新修缮保护这些古建筑,以文庙为核心,筹措资金,有条件时进行恢复性重建,打造城镇文化名片,借助这个平台,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促进文化机构、文化产业落户庆云,发挥历史名镇的作用,推广庆云知名度。想起他们在镇政府门楼上镌刻的八个字“卿云灿兮,日出光华”,也想起他们办公室墙上贴着的标语“脱下西装,换上工装,到现场去,到老百姓的田间地头去……”

  任何人都会走入历史,历史终究是通过一代代人传承交接延续的。公元1373年的庆云因学宫的高规格奠定了当地文风鼎盛、名人辈出,六百多年后的今天,文化建设重新被推到重要位置。庆云,这个祥瑞之地,会重新焕发出光彩。


友情链接: 河北文艺网
主办单位: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