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桌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大圆桌 >

幸福,非在别处

时间:2016-10-12 16:09:50


  阳春四月去孟村采风,无论是大成食品有限公司的肉鸡分割车间还是已步入小康生活的北肖庄子村的文化建设,都体现了孟村回族自治县已在崛起的路上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活力。但跟随第一组的路线一路走来,印象最深的还是植树造林、改造环境的模范——张文端老爷子的事迹。

  乡间的小路曲曲折折,春天的沙尘也随车而行,当我们来到高寨镇张寨村,看到眼前绿意盎然的“城堡”以及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张文端,并深入了解他用二十年时间治理荒沙成绿地,建成世外桃源“卧龙岗”的故事后,心里就不只有惊叹,更有来自心灵的震动。

  张文端老人的“卧龙岗”位于村西的一片空地上,建设格局就像一个“城堡”。这个“城堡”是靠翻挖十多亩的荒沙堆建起来的高地,整整比周边的土地高出了将近一个人身高的尺度。“城堡”的外围有三层“防护林”,最外面的一层是笔挺而又高大的柳树,仿佛城堡的绿色屏障,又仿佛是绿色的城墙。绿色的“城墙”里面是圆形土地也像是道路,这“道路”很宽阔,栽种着郁郁葱葱的大葱,有的已经收获了,那些没有收获的骄傲地覆盖着黄土,那翠绿的一片,让人顿生田园生活的美好。里面一层就是“护城河”,也是环绕城堡一圈,其实就是深达六米的水沟,是老爷子自己一掀一掀地挖出来的。护城河的里岸也栽种着树木,只是没有最外面的高大。要走到“城堡”的中央必须要跨过“护城河”,放眼看去,果然护城河上有座小吊桥,从编造精巧的吊桥上跨过去,才能走到城堡的中央。说是“城堡”其实就是矗立在中心一座二层小楼,像是一个碉堡,小楼墙壁上刷着醒目的“卧龙岗”三个大字,颇有金庸笔下“桃花岛”的风韵。小楼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栽种着果树和蔬菜。据说这座“卧龙岗”小楼是他捡拾十万块砖一点点垒造起来的,老爷子就独自生活在里面。我们顺着狭窄的楼梯走上小楼,简陋的生活用具和居所,揭示了老人清心寡欲、不慕物质的精神世界。站在楼下环顾四周,凉风习习,绿树环绕、鸟鸣啾啾,颇有一种“归隐而居乐田园”的心旷神怡。据说夏天的时候,这“护城河”里会有莲花,还养着鱼,风景更美。

  听孟村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孙云海介绍,二十年前这里是一个大沙坑,叫“扬沙岭”,光听名字就能想象出来,这里寸草不长,一刮风黄沙扑面,村民家的锅台上都落满了尘土。当时六十七岁的张文端老爷子找到村书记要求绿化这片沙地,村里人都以为他疯了。一时间村里人都是冷嘲热讽,家里人也不愿意老人犯这个傻。可老爷子就是和这片荒沙叫上劲了,而且一干就是二十年。深翻土、挖深沟、打井、栽树,一点点地设计,全凭的是一张手的劳动。老爷子每天早上四点多起来,没黑没白地改造,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这里的变化越来越大,设计也越来越规范,有水了,树绿了,尘沙没有了,环境越变越好,后来老爷子干脆也搬了进来。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到这里,老爷子的“卧龙岗”城堡也成为远近闻名的一个风景区。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当这句话被许多人当成逃避现实的寄托时,一个年近耄耋的农村老者,却用二十年的坚守,让眼前的苟且变成了诗意。在老爷子的城堡里,让我印象深刻的到处都是树和刚吐牙的菜或者绿色植物,听介绍这里的树木已有五万多株。我们还看到许多细小的柳枝也在风里招摇,据说他修的柳条杆可以拿到集市上卖,收入也很可观。曾经的不毛之地,被眼前这个老人改造成这样的城堡,不仅抑制了汹汹扑向村里的风沙,还成为集出产经济作物、观光、居住于一体的田园生活景观区。这是多么睿智的一个老者!若不是听介绍,怎么也想象不出这么大的工程,全是一个人的力量、跨度二十年完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当我们一行来到“卧龙岗”的时候,城堡的主人公——八十七岁的张文端老爷子还在劳作。也许你会想象——能坚持二十年,把一片黄沙地变成绿洲和诗意栖居地的老者,一定是有着道骨仙风的翩翩风度,或者有着硬朗、矫健身材的武林高手吧。可相见之下,这位身材瘦小、貌不惊人的老人,却朴实、亲切地就如邻家大爷,干瘦的身材更让人难以相信,他是如何靠自己的双手,挖井、掘沟、栽树,肩扛手提十万砖建成眼前这座二层小楼和偌大的城堡的。更不要说一年四季栽种的各种农作物,那些已足以抵抗风沙、成为卧龙岗屏障的柳林。唯一能识别的是老爷子清晰的思路、挺直的腰身、对生活的乐观和感恩,满满的正能量。老爷子说自己一天不干活就难受,有活干才舒坦,并反复地叮嘱我们:“你们都是有福的人啊,要多少年才能赶上这样的好时代。”

  我想,一个人有心血来潮的热情很容易,不容易的是把这种美好的热情坚持二十年,并变成一种乐趣和依托。对于一个农村老人来说,大多数人不过是守着儿女,围着自己的房子,一天三顿慢慢地煎熬余下的岁月。即便是城市中的老人,大多数也难逃指望儿女养老的平庸生活。而张文端老人却以近乎执著的方式,成就了自己老年的幸福,让每一天都变成了一个闪闪发光的音符,弹成了一曲壮美的诗篇,怎不让人惊叹一个人改造环境的巨大潜力!

  在与老人的接触中,得知他当初做决定治理那片黄沙地时,遭到了家人、族人的强烈反对,若他没有执著的理念,恐怕绝不会一干就是二十年。这二十年的时间里,他忍受了多少孤独,遭受了多少非议,若没有心性的坚韧、独立的精神,怎会走到今天。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题目有点长,大意是“最牛的旅行,是把每一天过得有滋有味”,倘若我们总想逃避眼下的生活,即便到了远方也不会寻找到诗意,即便找到了诗意,也不过是昙花一现,不足以支撑长远的人生。

  真正的人生,从来没有太晚的开始,看看张文端老人,你还会觉得幸福在别处吗?

  原来,诗意或在远方,但幸福决不在别处,它就居住在我们脚下的土地上,蕴含在我们的双手里,等待我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将它唤醒。让我们别再向往远方,而是脚踏实地把握好当下的每一天吧!

  作者:孙燕


友情链接: 河北文艺网
主办单位: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